发布日期:2025年07月15日 政策驱动:北京布局AI for Science路线图 北京市近日发布《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,明确提出2027年前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,并构建10个高质量数据库、服务超千万用户。该计划聚焦AI与科研深度融合,覆盖多领域深度应用及人才培养,旨在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成为科研创新的核心驱动力。政策中提到的“科学智能研究院”等机构布局,凸显北京在AI基础研究与技术转化上的前瞻规划。 行业动态:企业并购与展会释放信号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gnition AI于7月14日宣布完成对编程平台Windsurf的收购,整合后者技术资源以提升AI开发效率。同日,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5)官宣将于7月26日启幕,思特奇等企业将展示AI+百业应用方案,其国产化智算底座与开放生态引发关注。此外,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在杭州落幕,“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”提名启动,进一步激励技术突破。 技术突破:AI基础设施与应用并行 北京提出通过科学大模型打通数据与物理空间融合的路径,解决复杂场景应用难题。思特奇在WAIC上强调端到端AI能力建设,其智算基座实现全域调度,降低企业智能化转型门槛。杭州大会上,“跨媒体推理大模型”与医疗影像AI创新成为焦点,显示多模态技术向垂直领域渗透的趋势。 区域发展:杭州拱墅打造“中国算谷” 杭州市拱墅区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方案,计划2025年建成算力枢纽与百亿级基金体系,政策力度超市级标准。区内推出“人工智能22条”惠企政策,对模型备案、专精特新企业最高补贴百万,并通过省级科创母基金加速技术商业化。与此同时,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-华为AI算力加速计划”落地,为开发者提供昇腾云服务资源支持。 微信咨询:liubaofang (本文关键词:人工智能、AI技术、科学基础大模型、AI for Science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