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年08月03日 近期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盛大召开,集中展现了AI领域的前沿成果与未来趋势。本次大会以“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”为主题,吸引了全球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,成为观察AI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。 在技术突破层面,多家企业推出颠覆性产品。商汤科技发布的“悟能”具身智能平台备受关注,该平台赋予人形机器人自主感知、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,现场演示中机器人可流畅讲解PPT并自动翻页,展现了AI在复杂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潜力。与此同时,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PPIO推出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,旨在加速智能体应用的开发与规模化落地,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的工具链。 中国在全球AI治理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。大会期间,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,总部拟设上海,推动多边合作与规则制定。这一举措呼应了“人工智能教父”杰弗里·辛顿的警示——需通过国际合作平衡AI的智慧优势与人类主导地位,防范潜在风险。此外,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》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向善普惠的发展方向。 产业化落地成为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。上海已形成完整的AI产业链生态,徐汇“模速空间”集聚500余家“AI+”企业,浦东“模力社区”聚焦具身智能与垂直场景应用。值得关注的是,南方电网联合打造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(能源方向)正式成立,致力于打通电力领域AI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这些实践表明,AI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,转化为切实的生产力。 年轻一代成为创新主力军。本届大会设置“科学之问”“模型之问”等前沿议题,吸引大量“95后”“00后”科研人员参与。青年优秀论文奖投稿作者平均年龄仅29岁,博士及在读群体占比达79.4%,显示人才储备的深度与活力。上海通过组建创智学院、推动高校设立AI研究院等举措,持续培育新生力量,为行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 此次大会也揭示了AI发展的新挑战。尽管技术突飞猛进,但如何构建人机信任边界、解决伦理争议仍是待解难题。正如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所言,当前AI资源集中于少数国家和企业,需通过全球协作确保技术红利普惠共享。未来,中国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,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跨文化合作。 如需了解更多AI技术解决方案或合作详情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!微信咨询:liubaofang <span style"color: #0962E6; font-size:16px; font-weight:bold"[高效写作深入研读,更专业的AI论文助手→](https://xinghuo.xfyun.cn/desk?initPagespark_pape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