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年07月02日 随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(WAIC)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,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目光正加速聚焦申城。本届大会以“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”为主题,涵盖论坛、展览、评奖、应用体验及创新孵化五大板块,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参会,包括12位图灵奖、诺贝尔奖得主及80余位中外院士。 大会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,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,800余家企业将展示3000余项前沿技术成果,涵盖40余款大模型、50余款AI终端及8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。四大展馆分设核心技术、行业应用、智能终端与全域链接展区,构建从算法到场景的完整产业链条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格局生变,阿里云以23%的份额位列生成式AI基础设施市场第一,其模型训练与推理能力双项领跑。 与此同时,深圳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镇,近期发布的《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13069家,居全球第二。深圳以2000余家AI企业位列全国第三,其中143家获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744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海洋经济与AI技术融合成效显著,2024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5409亿元。 上海则通过新一轮政策加码布局AI产业。7月1日发布的《关于强服务优环境 进一步打响“投资上海”品牌的若干举措》明确提出,将优先开放AI大模型、具身智能、自动驾驶等重点场景,对垂类大模型项目给予算力补贴,并组织场景路演、揭榜赛马等活动。此举与大会“实效落地”的目标形成呼应,旨在打通从展品展示到订单转化的价值闭环。 业内分析指出,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攻关转向生态构建。字节跳动、腾讯、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2024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.7%,数字经济领域减税红利持续释放。而Meta宣布成立“超级智能实验室”,扎克伯格高薪挖角OpenAI、Anthropic核心人才,也预示全球AI竞争迈入攻坚阶段。 如需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产业动态,可添加微信:liubaofang